原创 东西问|杜鹏:积极应对老龄化,为何要做好养老管家婆2024精准资料大全服务?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积极应对老龄化,为何要做好养老服务?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
作者 裴心语 安英昭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日前发布,提出“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发展,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更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对中国老龄化现状与发展进行解读,并比较分析中外应对老龄化经验。
视频:【东西问】杜鹏:发展银发经济要更精准地对接老年人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当今社会是如何看待老龄化的?如何促进对老龄化正确认知?
杜鹏:我们过去讲到人口老龄化,更多是将“人口”这一概念作为一个总体关注。事实上,老年人的健康是一生的积累,会受到生活方式、个人行为、家庭状况的持续影响,因此对待老龄化,我们要把视野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各个年龄层的人或多或少都存有“畏老”偏见,但还原到个人,“老龄化”也可称为“增龄”,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的改变就构成了新的老龄观。
国家提倡的积极老龄观,就是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龄化、积极看待老年人以及积极看待老年人生活。让人们不畏惧变老的过程,通过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使“变老”转为“享老”。
我们需要的不是担忧,而是要关注适老过程中心态和文化应如何调整。当今展示老年生活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人们对老年的误解正逐渐被破除,这也证明了语言文字的变化,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观念转变。
中新社记者:中国在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有何进展?养老服务与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何关联?
杜鹏:中国自2000年起就关注人口老龄化议题,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过去可能更多强调在设施建设、经济方面的准备,到如今,建设适老化及老年友好环境也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
老年友好环境其实包含了硬和软两个方面。硬的方面,如老年人居家的安全便捷保障、出门后的无障碍环境等,都属于市场化的改造;软的方面,是指营造一个孝亲、敬老的文化环境。
中国正从过去重视硬件建设,转向更全面地建设老年友好环境,更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努力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代际关系,并将市场化改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银发经济政策之中。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银发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更精准地对接老年人,或为即将步入老年的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产品,在实现服务的过程中创造经济价值。
及时了解老人的身体变化,做好多样化服务,本身就是在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
举例来说,护理机器人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也能使老年人得到的照顾更及时有效;中国互联网用户近11亿人,其中有很多是老人。借助社交平台,一些老人在转变社会参与方式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要构建一个老人友好的环境,让老人可以独立地维持生活、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就要从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两方面着手。中国提倡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也是希望民众不仅在老年阶段,而是在生命的各个周期做好养老准备。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可以借鉴哪些外国经验?
杜鹏:以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早的国家——法国为例,1864年,法国65岁以上人口就超过了7%。中国达到这一比例是在2000年,但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在加快。法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翻倍,用了100多年,而中国仅用了21年。尽管中法两国老龄化看似发展阶段不同、历程不同,在人数上有很大差异,但法国的许多经验,仍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比如,法国100多年间一直在鼓励生育,世界上较大的养老集团大多诞生在法国,仅一家公司就经营着超1000家养老机构,这对中国加速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是可参考的优秀范本。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老年终身教育的国家,并称老年大学为“第三年龄大学”,其老年教育体系也值得我们思考。同时,中国在推迟退休年龄,使社会适应老龄化方面,也可以参考法国的一些做法。
在科学研究方面,包括文化语言、养老服务、退休政策等,西方国家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议题、话题,中国今天也都可能遇到。因此,中国与其他国家应不断加强交流、分享经验。
中新社记者:中国人口老龄化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做好养老服务,对于积极应对老龄化有何重要性?
杜鹏:从现在的人口变化趋势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仍在进入一个快速老龄化时期。到2050年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预计超过4亿,老龄化的比例将接近40%。这也带来了难题,例如将来如何给这么多人提供养老金、医疗服务、长期护理、社会参与和学习机会等,都是现实层面的挑战。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一目标相较过去有了较大转变。以往政策面向的多是独居、特困的老人,但如今是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其覆盖面更广,方式更多样,内容也更全面。
人口老龄化是客观发展的,不能靠它扭转现在的服务体系,而是要思考怎样改进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养老服务和终身教育体系,去适应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年人比例不断加大的趋势。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都是中国抓紧准备的作为。而面向整个社会,大家的共识越来越明确,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也得到了大众的呼应与认可。
虽然人口老龄化在发展,但中国式现代化也在扎实推进,只要做好认真、细致的准备,积极应对老龄化一定可以有序推进。(完)
受访者简介: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与发展、人口老龄化与老龄政策。先后出版专著十逾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荣获第九届中华人口奖、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时,会议提到了“八个坚持”: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23。集聚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按程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到自贸试验区长期工作的,地方可按照有关规定,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人才,“一事一议”给予支持。支持地方为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补贴,对优秀的博士或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经费支持,吸引人才来疆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