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贵州加速构建在国家澳门2023最准免费资料大全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新网贵阳1月19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从19日开幕的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贵州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明显成效。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贵州围绕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滚动实施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建成投产26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全力打造“3533”重点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延链强链、耦合发展。贵州召开全省“富矿精开”推进大会,推动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探获一批煤、磷、铝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量;推动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等深度耦合,化工、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30%。
推进现代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贵州深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成投产盘江新光电厂超超临界2号机组、黔中电厂超超临界1号机组;新增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477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突破92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2600亿千瓦时、增长8.2%,贵州全省能源保障有力有效;贵州能源集团收入突破1000亿元。
推动新能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电动贵州”,贵州新能源电池产能达38GWh。贵州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万辆。
抢抓人工智能机遇推动数字经济转型发展。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贵州招引多家金融企业等数据中心落地建设,全省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8个,算力规模超过55Eflops(Eflops每秒进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有色、煤矿、化工、白酒等行业领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上云用云企业超过3万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3%,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
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贵州完成酱香白酒“三个一批”综合整治;新增优质白酒产能5万千升。
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贵州持续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建成贵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础件产业集群一期项目;培育黎阳航空发动机及航发精铸叶片产业生态圈;深化与中国商飞合作,10家企业进入国产大飞机供应链体系;获批建设2个国家重大产业备份项目。
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贵州引进纺织服装项目24个、建成投产17个;召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医药、生态食品、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63%左右;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45个重点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开发区的比重达84%。
2025年,贵州将进一步凝聚力量推动产业发展。贵州计划安排300亿元财政资金注入“四化”等产业基金,安排10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着力稳存量、拓增量,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锚定“3533”目标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更大成效。(完)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
10。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推动在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混矿业务。加快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农牧机械、农产品加工装备、纺织专用装备、建筑与矿山机械装备等制造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承接中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打通绿色铸造等装备制造业配套环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拓展通用航空商业化市场,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器制造维护、通航飞行、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通用航空全产业链,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培育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特色医药产业,建设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中成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
12。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鼓励自贸试验区内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机构创新合作方式、深化交流合作。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依法依规新设银行、保险、证券等法人金融机构。将自贸试验区内中外资银行分行级以下分支机构(不含分行)设立、变更、终止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事项,保险支公司及以下分支机构设立、迁址、撤销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事项,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报告。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加大对自贸试验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