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见证•2024】全国各新澳门一肖一码精准资料公开地统战工作亮点纷呈(六)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响彻神州大地。岁末年初,“统战新语”撷取各地工作亮点,共同见证一年来全国各地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合力书写的新时代统战工作新篇章。
陕西
陕西坚持深挖活用陕西红色统战资源,进一步提升思想教育引导的工作质效。2024年3月,陕西省委统战部授牌设立了瓦窑堡会议旧址、中央统战部旧址、西安事变纪念馆等16处省级统战教育基地。首批基地是陕西红色革命遗存的经典代表,折射出党的百年统一战线光辉历程。基地建立后,省委统战部大力协助强化统战历史和理论政策的宣传阐释、研究展示功能,推动建立统战系统参观学习常态化机制。截至目前,各级统战系统、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参观见学人员超过万人。
甘肃
甘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一时间主动响应,动员全省统一战线捐款捐物3亿多元,组织统战成员深入灾区抢险救援,在危难时刻展示了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积极推动打造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石山教育发展基金”、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发展协同关爱机制(联盟)”,长期支持积石山县教育事业发展,每年资助1200名困难学生。《积石山女孩的选择:不再早早围着锅台转》、《积石山暖心邻里》等短视频,生动记录了灾区青年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实故事,引起广大网民和社会强烈反响。
青海
青海以文学形式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添色彩。2024年7月2日至6日,举行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笔会,来自全国各地17个民族的80余名著名作家、编辑等在各市、州开展主题文学采访创作,用手中的妙笔讲述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宁夏
宁夏坚决扛起“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使命重任,制定创建评价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开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正确“五观”宣讲800多场次。建成80多个“一家亲”互嵌式社区,形成12条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连续41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插花”安置的123万移民互嵌交融,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成为最普遍的生活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治理基础持续夯实,全区所有市、县(区)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新疆
新疆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聚焦双向就业创业、大流动大融居精准用力,加快互嵌式城镇化建设,科学编制城镇发展规划,促进人口与产业聚集、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积极探索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方式。持续开展“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暑期研学班,两年来组织6万余名各族青少年赴北京和其他省市开展研学活动。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召开旅游发展大会,以文塑旅、以旅为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预计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开展“五共同一促进”活动,不断拓展兵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与广度。聚焦“共同生活”,打造互嵌式社区,推动社会事业共惠。聚焦“共同学习”,面向各族群众开展培训宣讲,开创互帮互学新局面。聚焦“共同工作”,全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连队与地方邻近村“结对共建”。聚焦“共同维稳”,不断完善强边固防、维稳处突机制,坚定守牢安全稳定防线。聚焦“共同富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带动兵地经济发展共荣。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信用卡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对提高信用卡服务质效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包括继续为持卡人提供免费的信用卡交易提醒及余额变动通知服务,继续免收持卡人转出信用卡溢缴款至境内本人本行账户手续费等。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表示,信用卡优惠措施和实施时间另行告知。
警方表示,对交通事故、交通违法多发,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单位,公安交管部门将约谈单位负责人,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整改的单位,公安交管部门将对其采取禁止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并处罚款的处罚。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