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走基层)乡村影剧院成新年民众“澳门2024正版资料免费公开打卡”热门地
中新网无锡2月2日电 (孙权 唐娟)“这个影剧院建造得很有特点,对于年轻人来说,里面很多陈列品都很新奇。特别是影剧院一楼展示的6路公交车,站在车子内部,看着两侧玻璃上闪过的街景,仿佛真的置身于老无锡的街头。”2月1日,在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的谈村影剧院内,无锡市民王女士兴奋地分享着她的体验。她是在小红书上搜索周边有趣的“打卡”点时,发现了谈村影剧院,趁着过年期间特地前来一探究竟。
王女士“打卡”的谈村影剧院,与一部电影有着深厚的渊源。20世纪80年代初,导演黄健中执导的电影《一叶小舟》上映,让全国观众认识了这座位于无锡乡村的影剧院。作为电影的重要取景地,谈村影剧院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无锡最早的乡村影剧院,也是全国最早的村级影剧院之一。
尽管早在十几年前,谈村影剧院就不再具备实际使用功能,但它仍然是许多谈村居民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承载着老无锡人的思乡情怀。为此,谈村社区围绕“年代感”这一主题,对影剧院进行了翻新修复。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修复后的谈村影剧院于去年4月底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的影剧院共有三层,集乡村电影记忆馆、吴歌传承馆等于一体,成为谈村崭新的文化地标和村史馆。
走进影剧院,一楼充满年代感的售票窗口、放映厅让人仿佛穿越回从前;体验室内的照相馆、童年小卖部以及复刻的6路公交车场景,让城市记忆变得可视可触。此外,影剧院还设有露天电影体验点、星空影院、“三万昌”茶馆等多处场地,供观众“打卡”体验,重温儿时的记忆。
来自无锡市梁溪区的诸先生在九里河公园游玩时,“偶遇”谈村影剧院。“在公交车站下车后,发现谈村就在对面,以前经常听朋友提起谈村和影剧院,于是便进村子转转,整体感觉非常好。”诸先生对影剧院的设计和氛围赞不绝口。
“第一次是跟着同学一起来,觉得这里非常新颖,装修风格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第二次我带着以前的同事来参观,大家都觉得这里很有时代意义;这一次,我特意带着子女来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家住梁溪区扬名街道芦庄社区的一位阿姨说,自己是第三次来谈村影剧院“打卡”了。
无锡市民倪先生选择在寒假期间带着女儿来谈村影剧院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他觉得,谈村影剧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翻新后别具一格的布展内容,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受老无锡的氛围。“谈村建设得很好,作为一个农村,能有现在的新样貌很不容易。”
对于谈村本地居民来说,谈村影剧院不仅是文化场所,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孙女士是谈村的本地居民,她经常推着婴儿车带孩子来谈村影剧院逛逛。“影剧院为村民们提供了闲暇时放松的场所,离家很近、非常方便,所以我没事就会带着孩子来转转。”
谈村社区工作人员汪刘楠介绍,过年期间,谈村影剧院安排了专人值班,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看电影、参观乡村电影记忆馆。影剧院的排片丰富,基本覆盖了全龄段观众的需求。此外,市民、游客还可以去影剧院二楼的特色茶馆或咖啡馆坐一坐,点一杯咖啡或茶,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
冬日午后,谈村影剧院内聚集了不少前来观影的市民和游客,经典电影《一叶小舟》是保留项目。银幕上,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也点燃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悉,谈村影剧院所在地谈村社区,通过现代“美丽农居”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彰显产业特色、厚植文化底蕴、留住乡愁记忆,显现出当代“新江南人家”的美好风貌。(完)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
“办理‘商转公’条件较多,并受住房公积金的个贷使用率限制。”中指研究院也认为。比如,湖南省“商转公”业务仅支持拥有唯一一套自住住房的职工家庭申请办理,并根据个贷率对“商转公”业务实行动态管理。
此外,今年中新两军互动增多。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猎扫雷舰赤壁舰将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随后8月底至9月中旬,中新“合作—2023”陆军联合训练在新加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