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西问丨黄晓枫:东西方灵蛇崇拜的背后2024澳门内部资料,藏着怎样的精神诉求?
中新社成都1月25日电 题:东西方灵蛇崇拜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精神诉求?
——专访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从中国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到希腊蛇发女妖美杜莎、佩戴蛇标的埃及法老……具有多重符号的蛇,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5年蛇年春节到来前,成都博物馆开展了画东汉伏羲、女娲画像砖,为家人祈求安康的活动。而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的眉眼,也取自四川三星堆青铜蛇。
为什么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在华夏文明的视野中,还有哪些灵蛇崇拜?东西方灵蛇崇拜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精神诉求?成都博物馆副馆长、《灵蛇传奇》艺术展策展人黄晓枫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最早的灵蛇崇拜可追溯至什么时候?作为中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为什么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
黄晓枫: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多地就已出现了灵蛇崇拜现象。红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等均出土了与蛇相关的文物。众多考古实证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灵蛇崇拜由来已久。
传说中,伏羲、女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名字最早出现于战国文献中。最初,他们是两个单独的人物。从西汉典籍《淮南子》开始,古人将伏羲和女娲并称。自汉代始,他们成为具有夫妻关系的对偶神,同时也形成了“人首蛇身”的较为清晰、固定的形体特征。
伏羲、女娲的图像常被附于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帛画等丧葬用品和祠堂等建筑物上,这类图像广泛出现于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重庆、四川等地的汉墓中。
汉至魏晋时期的伏羲、女娲图像中常见两者交尾的造型,体现了古人的生殖崇拜。此外,伏羲、女娲的形象还出现在西王母题材的画像中。例如,山东出土画像石上的伏羲、女娲侍立西王母两侧、手执便面(一种扇子),这类图像中的伏羲、女娲既是对偶神、生育神的化身,又与象征长生不死的西王母一起表现了古人的长生信仰。
隋唐时期,伏羲、女娲图像在中原地区已少见,而在新疆地区的墓葬中大量出现。新疆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像多见于绢画上。宋元以降,伏羲、女娲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完成了拟人化,以人的样貌、帝王的身份出现在祭祀系统中。
在文献记载和古代神话传说中,在伏羲女娲之外,中国还有多个上古神灵以人首蛇身之形出现,如共工、蚩尤、烛阴等。
在中国,人首蛇身形象的出现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甘肃临洮冯家坪出土的齐家文化“双联杯”上就刻有造像古朴的人首蛇身像。这些早期人首蛇身图像的发现反映出汉代以后人首蛇身形的伏羲、女娲形象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植根于更早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
中新社记者:在华夏文明的视野之中,还有哪些灵蛇崇拜?
黄晓枫:在中国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灵蛇崇拜的现象与龙崇拜也有一定关联。
在华夏文明的视野之中,南方地区的族群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说文解字》称:“南蛮,蛇种”“闽,东南越,蛇种”。这里的“南蛮”、“闽”是指分布在中国古代南方的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蛇崇拜历史,被视作蛇的后代。
春秋战国时期,蛇被视为越人的保护神。生活在长江下游的越人通过纹身使自己与蛇相像,在水中避害。蛇纹身成为越人蛇图腾崇拜的印记。
蛇不仅是越人的图腾,更是越国的象征。吴国伍子胥提到越国时,称其为“虺”“蛇”,以蛇代指越王。吴越之争中,越王勾践战败降于吴国,献上“类龙蛇”,实以自代,表示臣服。
江苏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了数千件随葬品,蛇作为主题纹样出现在青瓷、硬陶乐器上。蛇形玲珑球形器等高等级的玉器和礼器也都装饰蛇纹或以蛇形作为主体。这些都表明,蛇与越国的神权、王权密切相关。
灵蛇崇拜也是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分布的长江中游一带,是远古的“三苗”故地,继承了崇蛇传统。《山海经》就记载了“人首蛇身”、称作“延维”的苗民之神。
考古出土的实物也反映了蛇在楚文化中独特的象征意义。湖北战国曾侯乙墓一件彩绘内棺中绘有珥蛇、践蛇、乌足的神人纹样;五弦琴琴尾的漆画神人同样有蛇的形象。楚国尚巫,巫在沟通神与人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有灵力的动物,而蛇在远古先民认知里具有很强的神秘性,因此被作为巫的配属,具有沟通天地的能力和作用。
西汉中央王朝颁给滇国君主的“滇王之印”作蛇钮,反映出滇人对蛇的信仰和崇拜。春天万物萌发之时,蛇开始活动,到冬季植物枯槁之时,蛇则进入冬眠。所以在滇人的认知中,蛇的活动与季节循环相符合,又与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契合。有学者认为,蛇在滇文化中象征“土地的繁殖力”。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多地都有灵蛇崇拜的现象存在,如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的眉眼,就取自四川三星堆青铜蛇。
中新社记者:蛇在东西方文化中有哪些相同的象征意义?隐藏着怎样的人类早期精神诉求与文化密码?
黄晓枫:在人类抵御自然侵害能力较弱时,蛇能对人们造成较大伤害,是人类畏惧的对象;同时,因认为蛇有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人们还会神化、崇拜蛇。
灵蛇崇拜不仅出现在东方,在地中海沿岸、西伯利亚甚至南美洲地区也存在灵蛇崇拜现象,比如埃及法老的权杖上会出现蛇的形象。受古埃及的影响,古罗马时期也有很多蛇元素相关的物品。
2019年,成都博物馆曾以东西方共有的蛇(龙)形艺术为主题,联合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日本、葡萄牙等7个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集中展出183件/套珍贵展品。这些展品包括了从古至今东西方关于蛇文化的不同表达,折射出早期人类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对力量的追求。
成都博物馆所藏的成汉陶俑手中执蛇,姿态庄严,表现的是蜀地巫师通过蛇与神灵沟通的神圣场景。古罗马的人们将两条交缠的蛇构成的“赫拉克勒斯之结”图案视作珍贵的幸运符,装饰于手镯、戒指之上。它来自于希腊神话中年幼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徒手对抗赫拉派来的两条蛇的故事。
尽管相隔遥远,但古蜀国与古罗马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蛇作为人类触碰神界的使者,完成了一次精彩的隔空对话。
虽然东西方的灵蛇崇拜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有的崇拜蛇的生殖能力,有的崇拜蛇的行动迅猛,但古人信奉万物有灵,希望借助自然之力来超越普通人力的精神诉求是相同的。不同地域的蛇文化汇聚在一起,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人类灵蛇崇拜的文化现象。(完)
受访者简介:
黄晓枫,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成都博物馆协会陈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总策展人,主持博物馆展览策划工作,2019年策划《灵蛇传奇》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欧三大全球性力量最近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作出了各自的努力。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被称为“有史以来政府为推进人工智能安全领域所采取的最重大行动”。此前,白宫首席科学顾问还称赞英国邀请中国参加人工智能峰会是“了不起的主意”。而欧盟酝酿数年之久的《人工智能法案》也进入了最后谈判阶段。
以茅台电商平台“i茅台”中的mini款飞天茅台为例,100ml售价399元,500ml合计1995元,与正品500ml/1499元相比,高出496元,涨幅33%。
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时,会议提到了“八个坚持”: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