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产业营澳码精准100%一肖一码最准肖商环境?
2024年1月,由全国工商联指导的首届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在浙江台州举行,“优化产业营商环境”成为民营企业家的热议话题。一年过去,产业营商环境有何变化?民营企业家有何新感受?相关专家学者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对于各地构建与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实践,分享了他们的观察与思考。
“相比于区域营商环境,民营企业更关注产业营商环境;新兴产业企业对当前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更有获得感;产业营商环境实践正在向专业化、多向化、复合化升级……”这些研究发现,来自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和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点有数”)联合建立的中国民营经济政策监测系统于2024年开展的三期调研(以下称“调研”)。据介绍,调研共征集近2000名民营企业家的感受和看法,覆盖175个城市,涵盖不同规模企业类型。
“这三次调研是针对‘企业家感受’的持续监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零点有数董事长袁岳表示,调查问到受访企业家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策落实的满意度、对地区法治营商环境的满意度以及相关时间段内的投资预期等问题,通过民营企业家这一市场主体的“体感”,探知产业营商环境的“温度”。
调研显示,新创企业、新兴产业对产业营商环境的感知更为敏锐——创建不到5年的企业对产业营商环境抱有更高期待,作为未来发展新支柱、新赛道的新兴产业对产业营商环境有更高评价。从细分产业来看,新能源、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农林牧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更多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如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其对所在产业营商环境的评价较高。
“得益于国家统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相关企业对于产业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更有获得感。”袁岳说,“像农林牧渔业这样的传统产业,一名普通农民或许对营商环境的好坏没什么感觉,但从事现代农业、农业新业态的市场主体一定有明显的感受。”
调研发现,自首届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举办以来,这一年多地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成效,但在突出主题、供需适配、服务边界等方面仍有创新空间。“一地优化营商环境,通常从企业创建之初的简化政务手续开始。但好的营商环境除了政务手续便利,还包括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袁岳认为,各地应进一步强化“围绕产业抓营商”的理念,聚焦本地核心产业,让龙头企业、商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参与产业营商环境建设,为产业及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对于产业营商环境建设的目的、路径与实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总结了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三种具体模式,并提出基于“四种逻辑”建立一套弹性体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对于各地在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实践中的创新,王曙光将其概括为链式、台式、网式三种模式:链式思维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要素供给、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保障,使上下游企业交易更加便利;台式思维强调平台建设和平台创新,为域内不同产业集群搭建产权交易所、技术创新平台、融资平台等,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的支持;网式思维则是将产业的生命周期和科技水平等产业性质指标作为横轴,将基础设施、税收、金融、人才等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作为纵轴,打造网络式的产业营商环境支撑体系。
“在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实践中,链式、台式、网式三种思维模式往往是交叉运用、交融进行的。”王曙光说。
这些具体实践遵循着怎样的底层逻辑?王曙光表示,构建优质产业营商环境要从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企业逻辑、产业逻辑这四种逻辑的关系结构入手,创造一种四种逻辑深度兼容耦合的弹性体制——鼓励资本有效扩张但阻止资本垄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但避免过度干预,利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但防止市场失灵。“在创造这种四大逻辑深度兼容耦合的弹性体制方面,中国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又有自己独特的体制优势。”王曙光说。
通过优化产业营商环境来推动产业发展,其核心目标是激励企业创新。王曙光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制度供给者”和“守夜人”的角色,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制度环境,同时尊重市场主体与经济社会演化规律,“我们要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保持一种‘历史的耐心’”。
在袁岳看来,这一年来各地围绕产业构建营商环境的态势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培育环境建设,正呈现趋于一体化的态势。“产业营商环境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探索。”袁岳同时透露,“2025年第二届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大家将能看到更多创新实践案例。”(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指出,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2023年3月8日,中国加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将于2023年11月7日在中国生效实施。11月7日起,中国送往其他缔约国使用的公文书,仅需办理《公约》规定的附加证明书(Apostille),即可送其他缔约国使用,无需办理中国和缔约国驻华使领馆的领事认证。其他缔约国公文书送中国内地使用,只需办理该国附加证明书,无需办理该国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领事认证。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