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奥司新奥资料免费精准新奥生肖卡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相关词条上热搜 专家提示处方药不可滥用
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春节假期结束,目前北京市仍处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近日,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相关的多个词条冲上热搜,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到底应该怎么吃?相关专家提示:奥司他韦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对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疗是无效的,不能盲目使用和滥用。非流感病毒感染时服用奥司他韦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流感治疗要抓住48小时黄金期
据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专家表示,针对甲流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但要尽早用药,从出现症状到用药的时间间隔越短,药物起效时间就越快。临床上常说,要“抓住48小时治疗黄金期”。
目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能够快速起效,阻止病毒复制,迅速缓解症状。治疗过程中,除了抗病毒药物,还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全身酸痛等不适,加上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可以尽快远离甲流的侵扰。
建议市民家中常备解热镇痛药
奥司他韦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建议发病后48小时之内,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口服每次75毫克,一天两次,连用5天;1—12岁的儿童,建议按照体重剂量表来服用。奥司他韦为处方药,须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不能盲目使用和滥用。
玛巴洛沙韦用于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流感患者。因其在人体内持续作用时间更长,全程仅需一次给药。通常体重40—80公斤,一次用药40毫克即可。体重大于80公斤的患者剂量加倍,需要一次服用80毫克,同样建议发病后48小时内服用效果更好。专家建议,需要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药物。
此外,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提示,除了抗病毒治疗之外,市民家中也可以常备一些对症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复方感冒药中有解热镇痛成分,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不要重复使用。”
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北医三院相关专家提醒,奥司他韦并非万能,它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对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疗是无效的,在服用前需要确认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非流感病毒感染时服用奥司他韦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头痛等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
抗流感药物哪些人不建议服用?关于奥司他韦:对奥司他韦制剂过敏的人群应禁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用药要遵医嘱,权衡利弊之后再决定是否能用。奥司他韦颗粒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1岁及以下儿童,使用不宜超过五天。
关于玛巴洛沙韦:对玛巴洛沙韦过敏的患者应禁用。妊娠期女性应避免使用,因为对其潜在风险尚未可知。哺乳期女性服用时应停止哺乳或避免服用。
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章俊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指出,“市场对‘跨周期调节’的理解是,在‘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要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增强宏观政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13。推动投融资便利化。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对自贸试验区内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完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推动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通过“单一窗口”、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等开展线上保单融资。
我国南方多地已进入流感感染率上升期。10月23日,“健康广东”官微发文指出,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近期广东省流感活动水平上升,此次主要流行的毒株是A(H3N2)亚型流感病毒,要及早做好预防措施。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