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海外华侨走进四川凉山:觅合作机遇 赏“文一码一肖100准吗旅之花”
中新网凉山1月14日电 题:海外华侨走进四川凉山:觅合作机遇 赏“文旅之花”
作者 袁牟知博
身穿彝族服饰的年轻男女在古朴的街道上行走,百褶裙在古寺的橙色外墙映衬下显得格外轻灵。一旁,旅拍摄影师为他们记录下珍贵瞬间……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畔的大石板古村,目睹眼前此景,尼日利亚粤港澳同乡总会会长郑志坚感慨道:“当地人不仅是在发展文旅,更是用赤诚之心,向更多人分享这片热土上的傲人文化。”
1月11日至13日,来自墨西哥、老挝、尼日利亚、俄罗斯、坦桑尼亚等国家的8名海外华侨代表应四川省侨办、四川海外联谊会邀请,走进凉山,感受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共谋合作新机遇。
凉山州冕宁县有一处海拔2280米的海子——彝海,因“彝海结盟”而闻名。2005年,时值“彝海结盟”70周年,冕宁县修建了彝海结盟纪念馆。纪念馆里,那面红军授予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旗帜(复制品),默默讲述着那段民族团结佳话。
“2024年有10万多名游客,其中有近5万名青少年游客。”在彝海结盟纪念馆彝族讲解员祝文娟看来,能够把内心的感动讲述给年轻一代,让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留存他们心中,就是对英雄们最纯粹的敬意,“青少年们反响很好,有的还争做‘小小讲解员’,用他们稚嫩的声音去传递历史记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让他们被这段历史触动,这种精神才能传承下去。”在四川出生并长大的坦桑尼亚旅游餐饮协会会长潘磊说,凉山这片沃土还有太多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值得挖掘。
建昌古城亦是凉山文旅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城,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高悬的明月下,古遗址、古石刻、古建筑静静矗立,人间烟火与历史风韵在此交织,多民族文化于此交融。
“建昌古城在招商和打造上都非常注重文化、民俗、烟火气,希望去同质化,让游客感受到多流派的古建筑和特色的各民族文化。”建昌古城景区讲解员小邓说道。
细细抚摸城墙上不同年代的墙砖,穿行过唐卡、蜀绣等微型博物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白义捕捉到了建昌古城的“巧思”。他认为,建昌古城的与众不同,源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多民族聚居带来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貌,“未来可以结合新技术打造一些文化体验项目,开展文化特色活动,期待更深入、沉浸式地了解古城历史。”
“这里的彝族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都保护传承得特别好,贯穿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中。”阿联酋迪拜龙城华侨华人总商会顾问项敬儒沉醉于这朵“文旅之花”的美丽,凉山文旅产业的未来也在他脑海中展开,“可以通过创意设计、数字化、IP化等方式,结合非遗和现代旅游形式,深入打造户外探险基地、康养旅游等项目。这片土地潜力巨大!”(完)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占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额的28%。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供应国之一,去年中国购买的11亿吨铁矿石中,65%来自澳大利亚。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对于这场生死战,张琳艳展望道:“首先就是必须要赢。韩国队是很强劲的对手,我们在近几年的交手中,没占太多便宜。球队会全力以赴,做好艰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