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质量发展亲历香港最准免费公开资料者说|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自适应机器人将带来独特价值
中新网1月1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机械有余而柔性不足,很多情况下,普通机器人应用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日,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在力度控制上难以做到和人的力度一样精准,而自适应机器人可以做到准确地进行工业力控,在医疗等多个方面带来独特价值。”
非夕科技自成立时,选择研发及生产融合高精度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的自适应机器人,以适应不确定的工作环境,通过像人一样的“手”“眼”配合完成复杂工作任务。
胡晓平称,这意味着要打破固有的机器人研发思维,甚至要从机器人的底层逻辑开始重新定义,是从0到1的创新过程。
“比如说理疗按摩,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力控能力实现像技师一样的手法,从而实现类似于中医理疗的效果,在实现机器人看病的同时,对病人的安全也有保障,甚至还可以远程操作。”
胡晓平介绍,自适应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例如对充电枪进行柔顺插拔,过程稳定可靠,且不会对充电设备造成损伤;还可为压缩机气缸安装胶塞,确保胶塞不被破坏的同时安装到位等,这些都需要对力度精准把控。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不断细分完善。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将占世界总量的32.7%,占比位居全球首位;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完)
文中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和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期,并表示,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反映了去年中国经济高于预期的增长势头延续,以及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产生的带动作用。
2024年,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2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已于1月圆满完成,后续还将陆续实施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2次载人飞行任务及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执行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目前,驻守空间站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身心状态良好,预计于4月底返回地面。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