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能源车企加大投入 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销量澳门4949资料免费大全新高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站在年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的台阶上,正开足马力,加大新一轮投入,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这里有新纪录、新目标,也有新货轮、新工厂,还有层出不穷的新车型和新技术。
新年伊始,在广西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的生产车间,这里刚刚迎来了第30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除了加大产量外,今年他们还将推进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电池、电机、电控等30多个新项目。
在北京小米的汽车工厂,得益于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产线,这里正在不断刷新着车辆生产的交付速度。
小米汽车工厂总经理 季国伟:2025年,我们全年交付目标是30万台,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扩大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产线、扩充产能,继续提升工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效率。
记者注意到,新的一年,多家新能源车企都制定了新的产销目标,多数增幅在30%左右,有的甚至翻倍。在广州的这家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就有8个全新的新能源车型计划上市。
广汽集团总经理 冯兴亚:和2024年相比,(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幅度要超过50%,基本上每月都要有新产品上市。
在广汽埃安的生产线上,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开足马力,加紧生产10万元级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它不仅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还有着71%占比的高强度钢材料车身,而且搭载的“弹匣电池”电芯在经过一圈半的扭转后,安全依然能得到保证。
广汽集团总经理 冯兴亚:今年在智能驾驶系统的上车的比例上,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款型也在进一步提高。
记者注意到,新年伊始,多家新能源车企还加大了新技术的投入,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正在加速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加速赋能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高阶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 许海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跃上了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要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开年不停歇 中国汽车“出海”正当时
不仅是国内市场上新能源车企加速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年伊始,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在山东烟台,一月份的时间还未过半,这里的滚装码头就已经向海外发运商品车超过10000辆。在江苏南通,全球最大、最环保可运载9100辆车的汽车滚装船刚刚交付投入使用;在广东深圳,比亚迪出海滚装船队再添一员,最多可以满载7000辆车驶向全球。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 罗昊:新年伊始,比亚迪第三艘滚装船合肥号的顺利启航,对我们整体的出口能力有显著提升。
记者注意到,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发展,新年伊始,越来越多的车企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出口,而是纷纷投入产能,到海外“大显身手”。
在泰国罗勇东部经济走廊特区,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新工程。
长安汽车东南亚事业部副总经理 蔡洪伟:我们计划于2025年3月底前实现投产,一期设计产能为10万辆每年,并且具备二期将扩展至20万每年的能力。
除了整车出口、海外建厂外,新年伊始,上汽通用五菱还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出海”,联合汽车上下游的产业链,输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的新质出海。
利好政策延续 新能源汽车继续平稳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2025年一开年,新一轮利好政策集中释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指出,要扩大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乘用车也纳入其中;此外,还要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的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每辆车补贴金额将从6万元增加至8万元。
不仅如此,此前财政部还发文明确政府采购要求,规定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1600万左右,同比增长约23%。
2024年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稳是大局和基础,就是要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先立后破是对稳和进的统筹兼顾,关键是做好新旧模式、新旧动能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我们正在根据上述方针出台财政、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2024年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稳是大局和基础,就是要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进是方向和动力,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先立后破是对稳和进的统筹兼顾,关键是做好新旧模式、新旧动能之间的衔接和切换。我们正在根据上述方针出台财政、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