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能源智能汽车成北京顺义香港最准最快资料大全龙头支柱产业
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吕少威)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动MPV理想MEGA量产上市,成为首家销量突破10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北京奔驰顺义工厂成功引入GLE新车型项目;北京现代启动出口,出口规模达到5万辆;北汽越野车加快新能源转型,首款混动车型BJ60雷霆上市销售。新能源智能汽车已成北京市顺义区龙头支柱产业。
这是记者7日在北京市顺义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北京市顺义区经信局局长周靖慧在发布会上表示,顺义作为北京高端制造业大区,坚持以“创新、集群、示范”为关键点推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梯度发展,有效支撑顺义区以及北京市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示范区
顺义规划打造了20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示范区,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顺义基地已投入运营,美团、毫末智行、新石器等无人配送车累计里程超过778万公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全部完成。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启动实施,将成为顺义发展高能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关键一子”。
顺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逐渐丰富。规划建设了配套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建设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三代半标厂,出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专项政策,全区三代半企业达到30家。瑞能半导体、国联万众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相继引入铭镓半导体、圆坤电子、昌龙智芯等第四代氧化镓半导体优质项目,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顺义还依托中航产业园、航天产业园,积极承接中航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等央企集团产业转移,重点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项目14个,涉及总投资94.9亿元,其中罗罗发动机项目已顺利封顶,预计2025年底竣工投产。航空装备配套产业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智能装备产业门类齐全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顺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初步凸显。去年规上医药制造业产值110亿元,约占全市的百分之七。在化药、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集聚了康仁堂、韩美、康蒂尼、艾柯医疗等行业领先企业。多家企业创新产品技术排名全球前列。目前正在围绕血管及神经介入、骨科植入、口腔生物材料等领域发展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建设北大国际口腔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基地、空港、南彩多个特色产业园区,聚力打造高端医疗器械聚集区。全区现有亿元以上在建及储备生物医药项目6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
顺义智能装备产业门类齐全。集聚78家以数控机床、机器人、精密仪器为代表的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企业,涵盖北京市装备制造发展的12大门类,在《北京市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依托顺义打造“北京高端工业母机产业基地”,形成以高端研发和中试带动高端生产的集群发展态势,加快推进北一机床与日本大隈打造高端数控机床“灯塔工厂”,引入通用技术机床工程研究院、凯特精机、博鲁斯潘等优质项目,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关键支撑。
顺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性作用明显。作为五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的核心节点,国家顶级节点(北京)稳定运行,面向天津、河北、山东等北方9省市的行业型、综合型二级节点及企业节点提供标识注册、解析服务。中科星图、正元地信、中国航信、中技克美等5家北斗企业成功上市。中小企业数转智改生态加速形成,在全市唯一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周靖慧表示,下一步,顺义区将高规格构建工业体系,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招商联动;高质量深化产业研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找准突破口,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更新迭代的产业体系;高水平推动产业开放,聚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着力引进国际先进企业的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环节。(完)
针对上述情况,通用汽车高管表示,企业对扭转中国市场的销售局面仍有信心,他们希望旗下新能源车型能在中国市场继续发力。据彭博社报道,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此前表示,“当你观察中国市场时,会发现它与5年前有很大不同。我们希望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参与到这个市场中。”尽管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不大,但斯特兰蒂斯也看好中国市场,并“入股”中国车企。去年10月,斯特兰蒂斯宣布与中国零跑汽车成为全球战略伙伴,并向后者投资15亿欧元。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