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2月14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14日从天津师范大学获悉,近日,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自主设计的计算机辅助笔顺学习系统展开实验,揭示了笔顺学习对汉语二语学习者汉字书写准确性及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成果在语言学Top期刊《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上发表。

据悉,汉字作为“方块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汉字的线条变化、书写方向、组合形式与连接过渡方式都远比字母文字丰富复杂,这使得外国学习者学习汉字十分困难。在学习汉字所需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书写最难。尽管中国小学教育将笔顺视为基础技能,但汉语二语书写教学中是否需要教授笔顺,在教学实践以及实证研究方面均存在争议。

研究采用团队自主设计的计算机辅助笔顺学习系统,通过比较汉语二语学习者在不同笔顺学习条件(正确笔顺、随机笔顺、无笔顺)下书写不同笔画数汉字的表现,探究了笔顺学习对汉语二语学习者汉字书写的作用。

结果发现,相较于随机笔顺和无笔顺条件,正确笔顺条件下,外国学习者汉字书写正确率更高,且相对于多笔画汉字,笔顺学习对正确书写少笔画汉字更加有效。同时,结果仅显示出正确笔顺有助于缩短书写时间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正确笔顺有助于外国学习者更加准确和快速地书写汉字;笔顺对“写得正确”的作用大于“写得快”。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研究者主张在汉语二语教学中应重视和加强笔顺教学。建议教师重视笔顺规则的讲解,避免学生机械临摹汉字;利用动态资源辅助学习,例如将笔顺动画嵌入教材或数字工具;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难度的汉字(如笔画数)设计差异化练习。该研究为汉字笔顺教学提供了实证支持,并为开发智能汉字学习工具奠定了理论基础。(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