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尺素金声丨同比增长8.8%,民企进出口2022全年资料免费看实现“三个首次”
在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展示了一张报关单:这是2024年全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张,记录了深圳一家民营企业的出口信息,为去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202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继续成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
过去一年,我国外贸企业迎难而上、搏风击浪,民营企业作为最具生机活力、勇于创新、敢闯敢拼的群体,创造了“三个首次”:
第一个首次,是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达到60.9万家。
2024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经营主体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其中,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是外贸增长的主要引擎,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生力量。民营企业遍布外贸领域各行各业,是制造业引领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也是消费品进出口的主导者;是开拓新兴市场的先行者,也是铸造“中国品牌”的坚守者。
时空壶是深圳一家制造AI翻译耳机的民营企业。自2016年成立,时空壶仅用2年时间就成为“亚马逊翻译机最佳销量”品牌,北美市场占有率超过30%,目前在全球累计拥有超30万名用户,每年产品出口增长率超过80%。“我们希望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翻译体验。让大家享受中国科技带来的便利,消除因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更好地增进彼此了解沟通。”时空壶中国区品牌总监李锋说。
第二个首次,是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
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我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其中,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专用装备进口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创新融入民营企业的基因中,民营企业进口各类先进生产设备,加快设备更新,不断为创新蓄势赋能,累积的创新实力又不断转化为出口动能。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电子信息产品等高技术领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民营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第三个首次,是民营企业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比重首次超过50%,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51.3%,其中在日化用品、水果等产品中比重超过六成。
临近春节,黄埔新港码头往来船舶依然繁忙,满载5万吨食糖的“玛莉亚”号货轮靠抵码头,进口的优质食糖将销往广东省内,用来制作预包装食品和传统糕点;载有17吨塑胶玩具的集装箱货轮靠抵,当天完成通关流程后,货物提离码头进入市场,成为孩子们的春节礼物;一批洁面乳等进口护肤品运抵码头,将妆点喜气过春节的消费者……2024年12月,我国进口消费品1678.2亿元,创近21个月新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9%和14.4%。
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去年我国进口了近30亿吨的大宗商品、超7万亿元的机电产品、近1.8万亿元的消费品,满足了多样化生产消费需求,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机遇。民营企业是进口消费品的主导力量,不断适应国内多样化需求,丰富百姓日常选择,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灵活应变、锐意进取的民营企业是稳外贸的主力。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外贸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因素依然稳固。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法规措施落实,作为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的民营企业一定能在稳外贸中展现更大作为,为进一步激发外贸发展活力作出更大贡献。
无论是中方官员访问缅甸,还是与东南亚各国的联合执法行动,都不难看出,这是中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各方在相互尊重、主权平等的前提下,为了同一个安全目标采取协同行动,最终的成果则由所有老百姓共同分享,而且那些成果是大家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现在除了东南亚各国,东盟和联合国等组织及机构也加入进来,打击跨境电信诈骗、致力于实现共同安全的力量在不断壮大。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全球安全倡议的国际感召力和理念引领力。
24。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加快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建产业技术联盟、技术孵化基地、实习实训基地、行业公共(共性)技术平台等。
“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上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以提升企业和市场主体预期、信心、意愿和能动性为抓手,促进资本和资金更精准、畅达地为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以量的合理增长支撑实体经济企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