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月10日电 (记者 张一辰)“从2024年10月开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五部门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打击使用车载自动诊断系统作弊器等10类突出弄虚作假行为,取得显著成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胡世军10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有关情况。
据统计,截至目前,陕西全省完成了321家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全覆盖检查,其中158家存在弄虚作假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对其中的138家予以立案调查。同时,陕西对250家机动车维修机构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企业63家;检查其他维修机构425家,发现问题企业38家。
胡世军表示,针对发现问题,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强化调度督导,对各市(区)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处置缓慢的进行现场督办,确保弄虚作假问题按期办结,有力遏制了机动车检验机构造假乱象。
据介绍,在污染防治方面,截至2024年底,陕西黄河干流、汉丹江入河排污口溯源完成率100%,整治完成率87.6%,均超额完成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要求。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组织涉秦岭6市全覆盖排查全省233座尾矿库,持续巩固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陕西省生态环境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赵志勇表示,陕西省将科技赋能智慧监管作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执法中强化移动执法装备、走航车监测、无人机巡查、便携式气体分析仪等技术设备的应用,并通过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平台建设,用融合数据比对技术实现执法问题线索精准输出,大幅减少现场检查的频次。近两年,陕西省启动了多个“非现场”执法监管智慧化体系建设项目,着力提升“非现场”执法效能。(完)
7。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建设边境仓、海外仓,鼓励优势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海外仓,构建多仓联动跨境集运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边境贸易商贸中心和商品市场夯实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基础,按程序申请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集聚供应链管理、贸易中间商等功能性企业,探索开展离岸贸易,培育具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中转集拼和国际分拨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两头在外”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业务。建立“一次检测、一次运输、一体化作业”整车保税仓储“三个一”监管模式。整合中亚粮食、棉花等优势农产品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粮食加工、棉纺企业做好粮食、棉花进口业务。
会后,我国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扩充和强化人民银行相关职能,形成了“一委一行两会一局+地方监管局”的新金融监管格局。
15。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依托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研判和风险防控手段,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完善金融分类监管机制,强化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工作,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不断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