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免签效应澳门精准一肖一码一码配套成龙持续显现 “中国游”成“热”体验
新年新气象,“中国游”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热潮。在2024年岁末,我国的过境免签又出台新政策,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新增了21个出入境口岸,在刚刚过去的新年假期中,“中国游”成了许多外国游客的“热”体验。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今年元旦当天共计180.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8.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3.6%。
海南三大机场开通70条境外客运航线
海南在新年假期迎来了入境游的一波热潮,美兰、凤凰、博鳌三大机场已累计开通70条境外客运航线,通达近40个境外城市,覆盖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澳新、欧洲等区域。记者从海南边检部门了解到,2024年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14万人次,其中外国人入出境人数超101万人次,占总量的47.5%;免签来海南的外国人有38万人次,同比增长283%,占到了入境外国旅客总数的八成多。
雨林景观 天然氧吧 传统海岛游项目受热捧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距离三亚仅有36公里,来到三亚的外国游客大多都会慕名而来,欣赏这里的热带雨林和峡谷奇观。呀诺达景区有雨林谷、梦幻谷、三道谷、湿地等多个景观区,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的浓缩,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资源博览馆。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游客在这里感受到了热带雨林的神奇魅力。
雨林谷展现的是原生态的热带雨林,汇集了参天巨榕、百年古藤和“空中花园”“植物绞杀”“藤本攀附”等热带雨林的奇观。这里年平均温度24摄氏度,是一座“天然氧吧”和负氧离子发生器。
如今在新的免签政策带动下,来三亚度假旅游的游客数量不断攀升,凤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信息显示:2024年从凤凰机场口岸出入境的旅客人数达到695000多人次,比2023年增长432.49%。为确保免签新增旅客通关顺畅,边检部门提前完善配套措施,升级易申报信息系统功能,在口岸设置过境免签工作专区,确保外国旅客便捷高效通行。
多元服务 激发文旅市场新动能
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口岸是新增的21个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之一。为了接住这波增长的入境游客流,世遗之城泉州的边检和文旅部门,通过提供多元服务,激发文旅市场新动能。
日前,厦门航空一架班机由重庆抵达泉州,停留约2小时后,飞往马尼拉。这一航班的顺利开通,标志着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正式开启“国际通程航班”业务。这也为重庆、泉州、马尼拉三座城市架起了更为便捷的空中桥梁。
因为商务活动需要,贾科默·默蒂常年往返于意大利和中国之间。因此他十分关注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口岸成为新增的21个口岸之一。这次贾科默选择在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落地。
意大利旅客 贾科默·默蒂:现在签证非常快,不用准备一堆材料。现在非常方便,非常好。因为这样节省了很多手续,之前需要很多的文件,非常复杂。现在很快,因为是免签。
像贾科默这样的入境游客,热情好客的泉州也准备了各种“惊喜”。就在旅客出站沿途,泉州知名非遗项目惊艳亮相,灵动的提线木偶、刚柔并济的泉州南少林武术、技艺高超的高甲戏、爆款出圈的蟳埔簪花围。别开生面的互动为海外游客的旅途增添了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泉州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 汪威:这几年出入口岸的很大部分都是华侨,特别是寻根谒祖的侨二代、侨三代。未来,我们打算和华侨历史博物馆合作,让入境游客链接寻根系统,为他们提供快速便利的寻根服务。
泉州市文旅部门邀请来自法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的海外博主们深度体验泉州。不少博主通过采风,对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去年日本在华新设外资企业888家,同比增长7.3%,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90%的日企希望扩大在华业务或维持现状。中国日本商会对1700家会员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8%的日本企业仍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近五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而日本企业2022年这一数据达到18%。对日本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回报率远高于其他市场。
李成林出生于1968年3月,吉林大安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吴江浩: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确实有部分外企退出中国,但没有出现所谓“逃离潮”。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跨国投资出现普遍性下滑趋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