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海民政:30亿元救助补助资金有效保障困难民众基本生246天天好免费资料大全活
中新网西宁1月14日电 (李隽)“我们强化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完善动态监测预警信息化指标体系,年内核对153.88万人次,预警监测覆盖104.4万人,用足用活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年内支出各类救助补助资金30亿元,有效保障了5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青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董杰人在1月14日召开的2025年青海省民政工作会议上介绍。
据介绍,过去一年,青海省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困难民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实现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
该省聚焦社会救助提档升级,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构建多元参与“大救助”格局的实施意见》,构建出政府救助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同时,扎实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帮扶,试点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及时将4.65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董杰人介绍,12·18积石山地震发生后,青海民政部门广泛动员公益组织,开展慈善募捐和救助服务,全省接收慈善捐赠款物6.02亿元,支出捐赠款物合计5.8亿元,“备案青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慈善信托和首个抗震救灾慈善信托,到位资金达6750万元。”
此外,青海省民政部门以“慈善+对口帮扶”为平台,山东4地与海北州4县签订共建框架协议,有力推动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完)
2。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合作水平。推动在风力发电等领域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持续推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疆实验室,优化提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探索与中亚等周边国家在农业、能源、资源、环境、医药健康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搭建集成研究、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中亚等区域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
上述报告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等。
9。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服装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织业,打造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提高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能力。利用现有对二甲苯(PX)产能,打造炼化纺产业链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纺织服装和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皮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林果、葡萄酒、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支持新疆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通过整合中亚国家初级产品、欧洲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部件制造能力,打造亚欧大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