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新网柏林1月9日电 (记者 马秀秀)根据德国初创企业协会8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德国有2766家初创企业成立,比2023年的2498家高出约11%。
数据显示,2024年初创企业数量略超过2022年,但仍未达到2021年峰值,当时有近3200家。2024年,五分之一的初创企业(618家)属于软件行业。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可见一斑。
德国初创企业协会称,创业的积极发展在整个德国都有所体现。柏林和慕尼黑仍然是最强的两个创业热点城市。同时,初创企业增长尤其出现在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当地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的地方。这一点通过创业密度得到了体现:海德堡在人均创业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与慕尼黑、亚琛、达姆施塔特和波茨坦一样,海德堡也受益于与科研的紧密联系。
根据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说法,今年德国初创企业的融资情况显示出复苏迹象。
“面对困难的经济环境,初创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初创企业是德国恢复增长的关键基石。”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趋势与创新探索主管菲利普·克韦内尔(Philipp Kövener)对记者表示,初创企业代表着创新--新理念、新技术、新人才,对德国未来的活力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大学和企业与初创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德国联邦经济部的公共支持项目,为德国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创造了非常好的框架条件。(完)
24。建设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加快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建产业技术联盟、技术孵化基地、实习实训基地、行业公共(共性)技术平台等。
“办理‘商转公’条件较多,并受住房公积金的个贷使用率限制。”中指研究院也认为。比如,湖南省“商转公”业务仅支持拥有唯一一套自住住房的职工家庭申请办理,并根据个贷率对“商转公”业务实行动态管理。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